作 者 | 王澤園,毛欣琪,上官靜波,李貝貝,黎中寶 |
第一作者 | 王澤園 |
作者單位 | 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福建廈門 |
卷 號 | 46 |
發表年份 | 2018 |
發表刊期 | 21 |
發表頁面 | 122-126,132 |
關 鍵 字 | 黑棘鯛;16SrRNA;遺傳變異, |
摘 要 | [目的]比較黑棘鯛群體線粒體16S rRNA基因序列。[方法]運用黑棘鯛線粒體16SrRNA基因片段,對來自我國沿海的10個野生黑棘鯛群體進行了遺傳多樣性以及遺傳分化的分析。[結果]10個群體的80個個體中,堿基A、C、G、T的平均含量分別為31.6%、242%、22.7%、21.5%,一共定義了9種單倍型,共發現16個多態位點,得出9種單倍型,遺傳距離為0.000 0~0.006 3,10個黑棘鯛群體的平均單倍型多樣性(Hd)為0.393,平均核苷酸多樣性指數(Pi)為0.003 19,說明10個群體表現出了較低的Hd和較低的Pi,其中廈門群體的遺傳多樣性最大,這與廈門的地理位置及氣候有關。AMOVA模塊和系統進化樹均顯示來自10個群體黑棘鯛間遺傳分化不顯著,說明來自南北方的黑棘鯛屬于同一個管理單元,分子中性進化檢驗顯示舟山群體顯著偏離中性進化。[結論]該研究可為鯛科魚類的進化以及遺傳多樣性研究提供依據。 |
附 件 |
黑棘鯛群體線粒體16S rRNA基因序列比較![]()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