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姚靜,高慶九,俞小鼎,李萍云 |
第一作者 | 姚靜 |
作者單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江蘇南京 |
卷 號 | 44 |
發表年份 | 2016 |
發表刊期 | 9 |
發表頁面 | 221-226,245 |
關 鍵 字 | 強對流;TBB;雷達;地面能量比, |
摘 要 | 利用常規資料、地面自動站資料、FY2E衛星TBB 資料( 0.1°×0.1°)、西安多普勒天氣雷達資料,采用天氣動力學診斷方法和強天氣分析技術對2015年5月7日的陜西省商洛地區強對流天氣過程的大尺度環流背景、物理量場、中小尺度天氣系統演變特征及規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強對流主要位于暖濕空氣與干冷空氣的交界處,地面溫度、露點溫度、海平面氣壓、風場分析清晰地反映出地面冷鋒和低壓倒槽的交匯區域,冷暖空氣的過渡區對于強對流天氣的落區判斷有指示作用。中尺度天氣系統發展的強盛程度通過TBB的時間演變圖可以清楚地進行判斷。強對流大多發生在TBB梯度大值區,冰雹云團大多產生在云團成熟期之前。多普勒天氣雷達上的強回波結構對于預警有提前預判的提示作用。在此次致災天氣過程中,明顯低層弱回波區和中高層的懸垂回波結構,中層強回波中心與低層位移達1.5 km左右,預示了降冰雹的潛勢。45 dBz強度的回波延伸至9 km以上,這些指標對準確做出強對流天氣預警有較好的指示意義。 |
附 件 |
陜西一次重致災強對流天氣機理研究![]()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