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期

伊犁河谷新稻46號栽培密度研究

作  者 任磊,吐爾干江,陳疆,姚慶
第一作者 任磊
作者單位 新疆伊犁州農科所,新疆伊寧
卷  號 44
發表年份 2016
發表刊期 2
發表頁面 16-17,25
關  鍵  字 新稻46號;栽培密度;產量,
摘  要 [目的]明確伊犁河谷新稻46號的栽培密度,為提高其產量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小區試驗研究6個插秧密度水平對新稻46號生育期、分蘗動態、經濟性狀、抗性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行距相同情況下,株距越大越有利于分蘗的形成。產量在10 500 kg/hm2以上的密度處理有30 cm×10 cm、30 cm×12 cm、25 cm×12 cm和25 cm×14 cm,其中25 cm×12 cm密度處理行距相對較窄,通風相對較差,抗病性較差;30 cm×10 cm、30 cm×12 cm和25 cm×14 cm密度處理水稻的群體結構與個體能得到很好的協調,有利于奪取高產。[結論]機插條件下,伊犁河谷新稻46號適宜的栽培密度(行距×株距)為30 cm×10 cm、30 cm×12 cm和25 cm×14 cm。
附  件 伊犁河谷新稻46號栽培密度研究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