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李姣, 覃軍 |
第一作者 | 李姣 |
作者單位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湖北武漢 |
卷 號 | 41 |
發表年份 | 2013 |
發表刊期 | 8 |
發表頁面 | 3524-3529 |
關 鍵 字 | 華北地區;干旱;環流形勢;冬季 |
摘 要 | 利用NCEP/NCAR 1959~2007年東亞月平均網格點再分析資料以及全國756個站點資料,分析了華北典型少雨年和典型多雨年對流層整層大氣物理量場的變化特征,并著重對2008年末~2009年初的全國旱情及成因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華北地區冬季少雨年的基本環流形勢,500 hPa高度距平場110°E以東為負距平,以西為正距平,即“西正東負”的形勢,溫度和風場也均呈現相對應的分布形勢;與此相對應,華北地區對流層整層盛行下沉氣流;對流層中下層輻散、中上層輻合,華北地區為正渦度距平區,500 hPa水汽從北向南輸送,水汽很少;多雨年的環流形勢恰好相反。2008年10月~2009年2月華北地區干旱的原因為:中高緯度環流異常,烏拉爾山附近位勢高度為正距平區,我國東北和東西伯利亞地區位勢高度為負距平區,位勢高度的差異反映的是氣壓的差異,兩地產生很大的氣壓梯度,有強烈的西北風;而這強烈的西北風阻擋了來自渤海的濕潤氣流,使得氣流不能進入我國內陸地區,而取道東北進入東北和西伯利亞,造成了華北地區的此次干旱。 |
附 件 |
華北地區冬季旱情及大氣環流異常分析![]()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