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4期

農業強國視域下中國耕地“非糧化”的動因與治理綜述

作  者 張育超,劉健,姚志
第一作者 張育超
作者單位 長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湖北荊州
卷  號 52
發表年份 2024
發表刊期 24
發表頁面 10-16, 22
關  鍵  字 “非糧化”;糧食安全;農業強國;土地流轉;工商資本
摘  要 我國的糧食主產區、糧食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耕地“非糧化”現象,嚴重影響我國的糧食安全,阻礙我國農業強國建設。運用文獻分析法、政策解讀法和歸納總結法進行系統性總結,以期為我國農業政策理論的制定提供借鑒和參考,助力農業強國建設,并為后期學術研究提供幫助。研究結果表明,耕地“非糧化”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定論,擬定為:耕地“非糧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耕地“非糧化”指農業經營者由于受到經濟、政治、自然、社會等多方面因素的驅動將耕地利用方式從糧食生產轉變為從事一切非糧種植的農業經營行為。狹義上的耕地“非糧化”指農業經營者由于受到經濟比較效益的影響選擇在耕地上種植經濟作物或其他農作物而非糧食作物的農業生產行為。驅動因素包括種糧比較效益低、工商資本下鄉、土地流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和農村新生代群體受教育水平提高。整治措施包括堅持和完善糧食補貼制度、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引導和監管工商資本下鄉、分區域并差別化整治耕地“非糧化”和遵循“大食物觀”優化糧食生產布局。
附  件 農業強國視域下中國耕地“非糧化”的動因與治理綜述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