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索松材線蟲病入侵30余年紫金山馬尾松林植物群落結構特征及演替進程。[方法]對松材線蟲病危害前為馬尾松林,現為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馬尾松林的植物群落結構、Margalef物種豐富度(S1)、個體數量、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H′)、Pielou均勻度指數(J)、Simpson生態優勢度(C)及重要值進行了調查、分析和比較。[結果]紫金山原馬尾松林植被群落正處在被地帶性混交森林植被群落逐漸替代的不同演替階段;3種植被群落喬木層主要樹種相互間具有相關性,這種相關性與馬尾松重要值的消漲密切關聯,馬尾松重要值的消漲除受到松材線蟲病的影響外,還受到植樹造林、直播造林、衛生伐、森林撫育等人為因素的影響;3種植被群落灌木層均未見馬尾松,灌木層主要樹種的相對密度消漲除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外,樹種的生態適應性和生理生態功能的差異是其中重要的原因;3種植被群落草本層以闊葉林中物種最為豐富,馬尾松林草本層種類多于針闊混交林,草本層植物種類分布對環境有極大的依賴性;現在的馬尾松林、針闊混交林、闊葉林喬、灌層中的植物種類、S1和H′均呈遞增趨勢,與C的變化趨勢相反,H′和J的變化趨勢不一致,原馬尾松林整體朝著馬尾松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方向進行演替。[結論]該研究可為紫金山森林培育提供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