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馬遠衛,雷崇典,杜浩,田楊媚 |
第一作者 | 馬遠衛 |
作者單位 | 陜西省延安市氣象局,陜西延安 |
卷 號 | 45 |
發表年份 | 2017 |
發表刊期 | 29 |
發表頁面 | 180-183,208 |
關 鍵 字 | 雷暴;潛勢預報;中尺度;物理量, |
摘 要 | 利用常規氣象觀測資料、T639數值預報產品FY-2E衛星云圖及相關定量產品,分析了2014年7月29日陜北出現的一次局地雷暴天氣過程,基于雷暴發生的三要素討論了中尺度不穩定與雷暴發生之間的關系、抬升與觸發的異同以及天氣系統與雷暴抬升機制之間的關系,并對產生雷暴機制的物理量和有利于雷暴發生的中尺度環境進行分析。結果表明,雷暴是在條件不穩定層結下產生的,位勢不穩定的建立有利于雷暴機制的形成與發展;雷暴發生區形成較強的濕度梯度,有利于雷暴發生區產生垂直環流。上升區在濕空氣區,下沉區在干區,這個垂直環流圈的進一步發展反過來又維持了濕舌,是強對流的一種觸發機制。有利的中尺度環境場和邊界層輻合線的形成是雷暴的觸發機制。高層的輻散場與短波槽的配置,有助于低層850 hPa和地面輻合線觸發雷暴。 |
附 件 |
一次雷暴天氣潛勢預報與中尺度分析![]()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