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13年宿州市冬小麥產量因素及農藝性狀與單產的關系研究

作  者 晁林海,李德
第一作者 晁林海
作者單位 安徽省宿州市農業委員會,安徽宿州
卷  號 43
發表年份 2015
發表刊期 22
發表頁面 26-30
關  鍵  字 冬小麥;產量因素;農藝性狀;單產
摘  要

 [目的] 研究冬小麥產量因素及主要農藝性狀與單產之間的定量關系,為冬小麥品種選育、栽培措施改進等提供參考。[方法]利用1994~2013年對宿州市冬小麥生長發育和產量要素的長期定位觀測資料,采用相關分析、通徑分析和灰色關聯度等分析方法,探討了宿州市冬小麥各產量要素及主要農藝性狀與單產之間的關系特征。[結果]不孕小穗率、子粒莖稈比、成穗率、三葉期基本苗數和單株成穗數5個要素的變異系數在20%以上。其中,以三葉期基本苗數變異系數最大,為25.52%。乳熟期有效穗數、單位面積穗粒數和三葉期基本苗數與單產為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601 1、0.633 1和0.576 4,均通過P<0.05的顯著性檢驗。但不孕小穗率與單產之間為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559 0(P<0.05)。通徑系數分析表明,穗粒重對單產的直接通徑系數最大,為6.245 7,成穗率最小為0.261 4。各要素與單產之間的灰色關聯度均在0.600 0以上,由大到小的順序分別為:三葉期基本苗數、單位面積穗粒數、乳熟期有效穗數、穗粒重、乳熟期株高、千粒重、子粒數、小穗數、子粒莖稈比、單株成穗數、成穗率、生育期日數、不孕小穗率。[結論]該結果可作為宿州市冬小麥品種選育和栽培措施改良等工作的參考依據。

附  件 1994~2013年宿州市冬小麥產量因素及農藝性狀與單產的關系研究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