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趙花周,郭盈溫 |
第一作者 | 趙花周 |
作者單位 | 河南省內鄉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河南內鄉 |
卷 號 | 43 |
發表年份 | 2015 |
發表刊期 | 6 |
發表頁面 | 33-34 |
關 鍵 字 | 漯麥18;播期;播量;產量;構成要素;影響 |
摘 要 |
[目的] 研究漯麥18在豫南麥區最佳播期與播量,進一步挖掘漯麥18在豫南地區的豐產潛力。[方法] 試驗按裂區試驗設計,設5個播期(A1、A2、A3、A4、A5)、4個播量(B1、B2、B3、B4)。 [結果] 隨著播期的延遲,小麥的基本苗有所降低,最高群體、成穗數也隨著播期延遲降低,成穗率在不同播期之間差異不大;而產量隨著播期延遲而呈明顯的梯次下降,尤以A5產量下降最為明顯。隨著播量的增加,基本苗逐漸增加,最高群體逐漸增加,產量逐漸增加,而成穗率逐漸降低,成穗數則先增后減,呈倒“V”型。從播期和播量的互作來看,播期早、播量大的組合產量高,而播期晚的,無論播量大小,產量都很低。[結論]漯麥18在豫南麥區10月10~20日播種比較適宜,播量187.5~225.0 kg/hm2比較適宜,以10月10日播種、播量187.5 kg/hm2產量最高。 |
附 件 |
播期、播量對漯麥18產量及構成要素的影響![]()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