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粳7號不同稻作方式研究

作  者 袁平,曹陽
第一作者 袁平
作者單位 邳州市農業委員會,江蘇邳州
卷  號 42
發表年份 2014
發表刊期 20
發表頁面 6580-6582
關  鍵  字 連粳7號;稻作方式;生長發育;產量及其構成;效益
摘  要

 [目的]開展了連粳7號不同稻作方式比較試驗,使其在徐州市產量結構和稻作方式達到完美結合,最大程度地提升超級稻的增產和增收效應。[方法]結合徐州地區近幾年的栽培方式,系統比較4種稻作方式(機插秧、拋秧、手插秧、直播)對連粳7號產量和生育進程的影響。[結果]不同稻作方式對連粳7號生育進程、農藝性狀、莖蘗動態和產量都有不同影響。產量上,手栽稻和拋秧稻相當,分別為9 756.0、9 700.5 kg/hm2,機插稻低于手栽稻和拋秧稻,為9 171.0 kg/hm2,直播稻最低僅為8 613.0 kg/hm2。純收益上,拋秧最高,達14 781.0元/hm2,其次為機插秧13 438.5元/hm2,手栽稻再次為12 766.5元/hm2,直播稻最低為12 243.0元/hm2。[結論]建議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水稻機插和拋秧,改直播為商品化育秧,從而達到控減直播稻的目的。

附  件 連粳7號不同稻作方式研究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