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撫育對長白山“栽針保闊”紅松林群落結構和凋落物影響

作  者 張曉亮,牟琦,牟長城,張小單,莊宸,韓陽瑞
第一作者 張曉亮
作者單位 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卷  號 42
發表年份 2014
發表刊期 3
發表頁面 818-822
關  鍵  字 透光撫育;“栽針保闊”紅松林;群落結構;凋落物;蓄積量
摘  要

 [目的] 為加快闊葉紅松林恢復,完善“栽針保闊”恢復理論體系,并為闊葉紅松林恢復實踐提供科學依據。[方法]運用采伐試驗方法,研究上層透光撫育(對照-栽針未采伐、輕度采伐-25%、中度采伐-50%、強度采伐-75%、皆伐-100%,采伐強度是指蓄積比例)對長白山中期(33年)“栽針保闊”紅松林群落結構、群落蓄積量及凋落物的影響規律。[結果] ①隨著擇伐強度增大,紅松的重要值逐漸上升(0.364%~0.732%),紅松在群落中的優勢地位逐漸上升,而闊葉樹種重要值卻不斷下降。②輕、中度擇伐較對照凋落物量(6.11±0.42~7.45±0.79 t/hm2)顯著提高了8.6%和13.7%(P<0.05),強度擇伐和皆伐降低1.2%和6.7%,但僅皆伐降低顯著(P<0.05);對于凋落物碳儲量,中度擇伐使其凋落物碳儲量(2.13±0.39~2.82±0.37 t/hm2)較對照提高19.5%(P<0.05),皆伐使其降低9.8%(P<0.05)。③皆伐、強度擇伐、中度擇伐和輕度擇伐蓄積量(221.2~260.6 m3/hm2)較對照群落分別提高了26.9%、19.5%、159%和7.7%,且均與對照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而對于紅松蓄積量(36.6~184.4 m3/hm2),皆伐、強度擇伐、中度擇伐、輕度擇伐依次較照樣地提高了5.0、4.1、2.8、1.9倍,且均與對照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從促進林分穩定性、維持凋落碳儲量及提高森林的生態效益綜合考慮,采伐強度應以中低度透光方式為宜。

附  件 透光撫育對長白山“栽針保闊”紅松林群落結構和凋落物影響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點擊關閉

在線客服

服務熱線:0551-65160973

二維碼

m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