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縣域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變化特征。[方法]以大渡河中游漢源縣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間數據模型,研究2000—2020年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的時空演變特征。[結果]漢源縣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2個系統的耦合度、綜合評價指數和耦合協調度的平均值分別為0.987 3~0.990 9、0.249 2~0.259 2和0.496 3~0.505 2,3個指標總體呈緩慢增長趨勢,類型等級除耦合度單一外,綜合評價指數和耦合協調度均有所提升。漢源縣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2個系統的耦合度、綜合評價指數和耦合協調度均存在顯著的空間集聚現象,3個指標的全局Moran’s I指數均呈小幅度波動變化趨勢,耦合度的集聚效應在降低,下降了10.81%,而綜合評價指數和耦合協調度的集聚態勢在增強,分別增加了20.46%和19.82%。在空間分布上,3個指標的熱點區和次熱點區主要分布在縣域四周山區,除耦合度呈零星分布外,綜合評價指數和耦合協調度較為集中分布;3個指標的冷點區和次冷點區主要沿大渡河河谷分布。時間變化上,耦合度2020年熱點區和次熱點區格網個數最多,冷點區和次冷點區格網個數呈“U”型變化;綜合評價指數和耦合協調度的冷點區和次冷點區格網個數呈倒“U”型變化,熱點區和次熱點區格網個數呈減少趨勢。[結論]漢源縣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應持續推進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