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王晶晶, 唐菲, 高俊蘭, 史丹, 張國龍, 施六林 |
第一作者 | 王晶晶 |
作者單位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研究所,安徽合肥 |
卷 號 | 53 |
發表年份 | 2025 |
發表刊期 | 2 |
發表頁面 | 124-126 |
關 鍵 字 | 薄殼山核桃; 林農復合模式; 生長量; 經濟效益 |
摘 要 | [目的]探索江淮丘陵地區薄殼山核桃林農復合模式綜合效益,合理利用林下空間,擴大薄殼山核桃種植經濟效益。[方法]2022—2023年選取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種植基地,對照薄殼山核桃純林栽植,開展薄殼山核桃-大豆-油菜、薄殼山核桃-大豆-小麥、薄殼山核桃-玉米-油菜、薄殼山核桃-玉米-小麥、薄殼山核桃-油牡丹共5種林農復合模式研究,分析不同模式對薄殼山核桃生長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結果]與純林相比,薄殼山核桃-大豆-油菜、薄殼山核桃-大豆-小麥、薄殼山核桃-油牡丹3種模式對薄殼山核桃的生長有促進作用,其中薄殼山核桃-油牡丹模式促進作用最顯著,其余2種模式對薄殼山核桃的生長有一定抑制作用;不同林農復合模式增收依次為薄殼山核桃-油牡丹(26256.0 元/hm2)>薄殼山核桃-大豆-小麥(11040.0元/hm2)>薄殼山核桃-大豆-油菜(10950.0元/hm2)>薄殼山核桃-玉米-小麥(7953.6 元/hm2)>薄殼山核桃-玉米-油菜(7863.6元/hm2)。[結論]薄殼山核桃-油牡丹模式綜合效益最佳,既能促進薄殼山核桃生長,又可獲得較高收入,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
附 件 |
江淮丘陵地區薄殼山核桃林農復合模式綜合效益分析![]()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