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 郭景紅, 王維民, 趙海, 姚炎帝, 李玉國 |
第一作者 | 郭景紅 |
作者單位 | 新疆石河子農業科學研究院, 新疆石河子 |
卷 號 | 52 |
發表年份 | 2024 |
發表刊期 | 24 |
發表頁面 | 38-41,45 |
關 鍵 字 | 機采;密度;生長發育;產量;品質 |
摘 要 | 為探索北疆早熟機采棉適宜種植密度,以新陸早80號、新石H12為試驗材料,于2022—2023年開展田間小區試驗,研究了5 個不同種植密度15萬、18萬、21萬、24萬、27萬株/hm2對棉花生育期、生長發育、產量及其纖維品質的影響。結果顯示,在1膜6行(66+10) cm 寬窄行機采棉種植模式下,隨密度增加,在一定范圍內單株果枝數顯著增加,成鈴數增加,單鈴重增加,衣分變化不明顯。5種栽培密度中以密度在21萬~24萬株/hm2的各處理籽棉產量、皮棉產量較高,品質較優。結果顯示,種植密度決定著群體數的大小,影響棉花個體的生長發育和競爭、產量形成以及品質提升。現行常規管理模式下,北疆早熟棉區棉花種植密度不宜超過24萬株/hm2。 |
附 件 |
機采種植模式下密度對棉花生長發育·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
注:若需下載,請右鍵單擊另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