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進一步挖掘方斑東風螺(Babylonia areolata)免疫系統中參與響應脂多糖刺激的重要功能基因與通路。[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TM 2000高通量測序平臺對不同處理條件的方斑東風螺進行測序分析。所得的原始數據經質控、組裝后分別比對到KOG、Nr、Swiss-Prot和KEGG數據庫進行功能注釋,篩選差異表達基因并進行聚類分析。[結果]GO功能注釋結果顯示,多數unigenes被注釋到代謝過程(metabolic process)、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和細胞過程(cellular process)。KEGG注釋結果顯示,多數差異表達基因集中于代謝通路(Metabolic pathways)(28.3%)、次生代謝物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8.69%)、核糖體(Ribosome)(7.47%)和內吞作用(Endocytosis)(5.84%)。對比對照組,試驗組中LPS刺激后4 h組具有9 096個差異表達基因,8 h組具有10 335個差異表達基因,而4 h組和8 h組間則存在8 756個差異表達基因,通過 KEGG 數據庫對 DEGs 進行注釋和功能富集,關注到的顯著通路包括NOD樣受體信號通路、趨化因子信號通路等。[結論]暗示脂多糖調節方斑東風螺的抗病能力通過許多通路,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可為進一步研究方斑東風螺的免疫響應機制研究提供理論數據。 |